携康

健康咨询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日本就医 日本的医保制度VS美国

阅读量:1万+

第一份财报显示,2018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快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和力度。药品集中采购的实施和随之而来的药品大幅降价,彰显了中国政府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决心。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经济体,美国和日本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上选择了两条差异很大的路径。美国相对来说更倾向于市场化,而日本则选择了政府主导的道路。
  出国看病机构携康国际了解.美国1965年通过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建立公共健康保险制度后,自费病人比例下降到11.7%,两大公共健康保险计划的比例上升到41.3%。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开始尝试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总体思路是通过改革支付方式,提高医疗系统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其中最具特色的是1973年通过的《卫生维护组织法》。
  健康维护组织是由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健康保险组织。在1973年的新法案中,政府通过直接财政支持和贷款相结合的方式支持了HMO产业,然后这个产业迅速扩张。HMO使医疗机构能够分担成本风险,从而解决医院的道德风险。此外,还引入了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从而获得更大的议价能力,控制医疗成本。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人均卫生支出增长速度明显下降。1990年至2017年,美国人均卫生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
  出国看病机构携康国际了解.日本选择了政府主导的医疗体制改革道路。1961年,日本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上世纪70年代,在经济增长的压力下,日本开始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其核心是控制药品价格。日本对创新药物和仿制药采取不同的定价方法。一方面,鼓励医药企业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严格控制仿制药价格,降低医疗保险成本。
  出国看病机构携康国际了解.上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开始每两年检查一次医疗保险目录中的药品价格,平均每两年降价4%-5%。2016年,进一步将检查频率由每两年一次调整为每年一次。日本处方药市场规模增长缓慢,2002~2015年年均复合增速只有3.6%,在2006年和2014年价格检视之后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虽然在老龄化的背景下,日本老年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1990年以来人均卫生支出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2.7%,而1955年至1975年则高达15.2%。
  美国和日本的医疗改革路径不同,各有明显的利弊。美国的药品定价以市场为导向,通常价格更高,领先制药公司利润更高,研发投入更多。因此,美国已经成为市场上创新药物数量最多的国家,患者的生存收入也得到了最大化。但从医疗费用的最终控制效果来看,美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明显高于日本和欧洲发达城市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的文章: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