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肿瘤的活检标本能不能常规采集
阅读量:1万+
临床上选择正确的剂量和时程,一旦药物进入初次人体试验,就必须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其靶向药效学行为,做详细周全的回顾。这种药能否达到足够的血药浓度,能否作用于靶点,必须对诸如此类的问题进行验证;经典药代动力学评估,解决了全身给药的问题。
但是,由于我们无法对肿瘤组织内部进行直接分析,所以药物向肿瘤的实际递送,是很难评估的。通过对临床前期模型的分析,临床推断出了给药时程,但是相关剂量的确定,需要经过临床剂量递增试验的安全性及毒性评估。
通常在2期试验中,基于更简单也更容易实行的原则,即更多就是更好,以更大耐受剂量给予传统的细胞毒药物。对于分子靶向治疗而言,不希望治疗使患者,担负严重的毒性风险;相反对工作人员而言,界定更优及更低有效生物学剂量,是较为可取的
为靶向治疗的远期临床评估,界定更优或更低有效生物学剂量,并不像定义MTD那样简单直接;如单克隆抗体的任何可行剂量,都可能不引起剂量限制性毒性。为了评估药物,能否作用于肿瘤患者的靶点,需要事先在临床前期模型中,对药效生物标志物含量进行测量,并将这种做法推广到更多工作之中。
在大多数实体瘤1期试验中,于治疗期间常规采集肿瘤活检标本,是有难度的;研究者经常只能监测替代组织,如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或皮肤活检。在试验药物剂量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上述替代组织可表明,药物在剂量递增过程中,是否可对靶点产生调节作用。
但与药物对肿瘤效应之间的相关性,尚未得到证实。侵入性更小的药物活性,其微创肿瘤特异性评估,可利用功能成像技术如PET,或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及通过监测循环肿瘤细胞药效等,为早期临床剂量递增试验,提供有价值的药效信息。
- 猜你喜欢的文章:
-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