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康

健康咨询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日本就医 日本发现转移到中枢神经的癌细胞增殖

阅读量:1万+

 日本金泽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癌细胞能产生增殖因子,从而获得耐药机制的分子靶向药物。同时,研究人员发现ALK抑制剂和EGFR抑制剂联合应用可能对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癌症有效。据日本就医服务机构携康国际了解,这项研究的结果于2020年1月21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胸部肿瘤学》上。
  日本金泽大学1月宣布,他们的新研究揭示了一种耐药机制,即已经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癌细胞逃避了自生生长因子双调素的分子靶向药物杀伤。这是由日本金泽大学癌症进步/纳米生命科学研究所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的Seiji yanano教授、Saangzi Arai教授和Hiroshi Nakata教授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的结果。
本研究采用ALK融合基因阳性、易于转移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非小细胞肺癌模型,制备了阿来替尼耐药株,并分析了其耐药机制。结果表明,ALK肺癌耐药株对阿力克替尼耐药后,microrna449a表达下降,dimodulin表达增加。
ALK是一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Lymphomakinase,ALK),据日本就医服务机构携康国际了解,2007年发现在肺癌患者中由于染色体倒位形成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EML4)基因与ALK基因的重排(EML4-ALK),促使肺癌发生和进展EML4-ALK基因重排(又称ALK阳性)主要发生在NSCLC中,约占肺癌的3%-5%。正确识别ALK重排阳性的NSCLC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同时,研究人员进一步表明,使用另一种抑制生长因子作用的靶向药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奥西替尼可以克服这种耐药性。
  虽然靶向药物可以控制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癌症,但仍有一个问题尚未解决,即扩散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癌细胞比扩散到其他器官的癌细胞具有更强的抵抗力。日本就医服务机构携康国际了解到,这一发现可能会改善已经扩散到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癌症治疗效果,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率。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的文章: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