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原发癌病灶如何检查
阅读量:1万+
国外对18F-FDG PET在头颈部鱗癌(HNSCC)的评估中,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广泛认同的分子影像学技术。尽管不能替代仔细的内镜检查,和医师的临床经验,但18F-FDGPET在大约25%的病例中,对原发癌病灶的检出有所贡献。
当用于对进展期头颈部鱗癌患者,进行初诊分期时,PET在大约20%患者中,能够发现可疑的远处转移或第二原发癌病灶,而这其中超过70%的结果为真阳性。PET对于检出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价值有限,因此不适用于这个目的。
18F-FDG PET是被广泛接受的应用之一,是对治疗后的头颈部鳞癌患者是否复发进行评估。许多研究都认为,PET对检出复发癌病灶敏感 性很高(84%〜100%),而特异性中等(61%〜93%)。一项较大规模的,包括了143例患者的研究在外科手术(64%)、放疗(97%)或化疗(65%)之后,进行18F-FDGPET检查,PET的总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72%。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转诊领域认为当分别从局部、区域和远处的角度,评价18F-FDG PET的效能时,其对区域和远处病变的特异性较高,均为95%;而由于存在假阳性,对局部病变的特异性较低,为79%。假阳性的结果常常由治疗相关影响、炎症、感染或近期的活检引起的。
- 猜你喜欢的文章:
-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