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康

健康咨询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胶质母细胞瘤为何存在突变

阅读量:1万+

在单项的II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的微小提高是否与患者的选择、挽救性治疗策略,或其他偏移相关。而靶向药物治疗的确切效果究竟如何,某些情况下还很难推测。这些临床试验的结果,更表明需进行随机n期试验。
已经设计将标准TMZ方案化疗,作为了对照组。并以包括MGMT甲基化在内的分子预后,指标分层等在亚组分析中,便可鉴别何种患者,将在TMZ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或联合靶向治疗中获益
目前一项国际性随机M期临床试验,正在研究TMZ联合靶向药物西仑吉肽,及贝伐珠单抗的效果。该试验中使用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为分层因子,并将新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进行分层。证明了MGMT甲基化状态,可作为胶质母细胞瘤复发的预测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大部分胶质母细胞瘤均为原发性,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仅占10%或更少比例。在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73%〜88%的患者存在IDH1突变,而在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这一比例仅为3%〜7%。伴随IDH1突变的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
超过60%的IDH1突变的胶质母细胞瘤病灶,一般位于额叶,其发病年龄多集中于20~30岁。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级别胶质瘤的特征,如强化不明显,水肿范围较小。相较于IDH1野生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会出现更多的弥漫性成分。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的文章: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