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康

健康咨询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BIM因子的缺失可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

阅读量:1万+

根据在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或化疗治疗的亚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Bcl-2蛋白样蛋白11(BIM)的缺失,与患者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此外,BIM的缺失可独立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
  据出国看病服务机构携康国际了解,BIM蛋白可以激活细胞程序性死亡,也即细胞凋亡途径。 BIM的缺失已经在12.8%的亚洲人中被检测到,但在高加索人群中很少看到。非小细胞肺癌的所有患者接受有针对性的任何治疗或化疗治疗,最终会在不同时间段失败。
  研究人员在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检查,BIM缺失对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化疗治疗的20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研究表明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患者,BIM的缺失是较短PFS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危险比=2.15,P = 0.002),BIM缺失患者的中位PFS为4.6个月,BIM野生型患者为8.6个月。
  同时,对于化疗治疗的BIM缺失患者,中位PFS为3.5,BIM野生型患者为5.6个月。BIM的缺失也独立预测总体生存率(危险比=1.65,P = 0.039)。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的文章: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