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食管癌的致病因素及发病率
阅读量:1万+
有研究统计,胃肠道肿瘤占美国新发内脏肿瘤的19%,其死亡率高达24%,不同消化器官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大有差异。食管鳞状细胞癌是非洲版图地区重要的恶性肿瘤,在南非、日本、中国、俄罗斯和苏格兰等国,以及伊朗北部里海沿岸地区也有相对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率可以在邻近的不同地理人口间相差100~200倍。
在许多西方国家和亚洲部分地区,食管腺癌(食管远端和胃食管连接处)的发病率迅速提高,而食管鱗状细胞癌的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美国的增长率目前已达到平台期。致癌物由于长期吸烟和饮酒,增加了食管鳞癌和腺癌的发病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
相关的饮食致癌物如下:
1)缺乏微量元素钼。土壤中生长的植物通常维生素C含量低,会导致 癌前病变如食管黏膜过度增生出现。
2)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过高,汤壶熬煮又提高了亚硝酸盐浓度。
3)食物中含有真菌:念珠地丝菌(腌渍菜,风干的谷物中)、梭霉菌和曲霉菌(谷物)。
4)食用每周烘烤1次或发霉的面包(念珠菌属感染)。
5)食用粗糙食物,如风干柿子时易损伤食管黏膜(中国)。
食管鳞癌易患因素:
1)综合征或胼胝征,手掌和脚底过度角化,是一种罕见的遵循孟德尔显性遗传的疾病,其中40%出现食管癌。
2)碱液摄人性狭窄(多达30%)。
3)食管失弛症(30%)。
4)食管蹼(20%)。
5)Plummer-Vinson综合征(缺铁性贫血、食管蹼性吞咽困难以及舌炎,10%)。
6)短食管(5%)。
7)消化性食管炎(1%)。
8)食管鱗癌的其他致病因素有头颈部癌患者,乳糜泻患者,非Barrett食管的慢性食管炎等。
食管是肠柱状上皮替代食管鳞状上皮的化生,合并Barrett食管的腺癌发病率在范围内迅速升高,并在白人男性中更为显著。在美国,自1970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6~7倍,与普通人相比Barett食管患者,食管腺癌的发病危险性增加了30~125倍。
- 猜你喜欢的文章:
-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