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康

健康咨询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肿瘤细胞休眠和凝血活化有相关性

阅读量:1万+

在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化疗联合低分子量肝素、或不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发现,低分子量肝素组提高总体中位生存期(13个月对比8个月)。在海外医疗的临床试验中,随机分组385例进展期肿瘤患者,每日注射低分子量肝素-达肝素或者安慰剂1年。虽然总生存率没有差别,但后来的亚群分析提示,低分子量肝素组有更好的预后及生存期(43.5个月对比24个月,比对照组延长生存期17个月)。
在恶性肿瘤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中,302例肿瘤患者给予6周的肝素治疗和安慰剂治疗,结果发现低分子肝素组,可有明显的生存率获益(8个月对比6.6个月),与实验结果相似,患者的平均寿命延长6个月或更长(15.4个月对比9.4个月)。另外,有试验研究比较602例有深静脉血栓的肿瘤患者,行华法林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疗效差异,两种治疗的一年生存率没有差异。
亚群分析显示,在深静脉血栓时没有转移的患者,有更多的生存获益(80%对比64%)。一项对138例进展期肿瘤患者的研究表明,低分子量肝素没有提高生存期。近,包含7项研究的一个荟萃分析表明,抗凝药物降低1年生存期,低分子量肝素降低8%,华法林降低3%。总的来说,从所有的临床试验结果看,在进展期肿瘤患者中,抗凝药物有适度的抗肿瘤效果,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
检测发现,大量的前列腺、甲状腺和乳腺以及其他部位的微小癌或原位癌,这提示肿瘤细胞能够以休眠状态存在。研究发现对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行华法林和低分子量肝素治疗6周或6个月,结果6周组419例患者中有66例患者发现有癌症,6个月组435例患者中只有45例发现有肿瘤(优势比为1.6,95%),惊人的差异是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生率。
海外医疗领域推测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可阻止肿瘤出现临床症状。在第二次心脏研究中,3052例中年男性被检查出有高凝状态和冠状动脉疾病。虽然上述相关性没有被报道,但一个惊奇的表现是,血纤维蛋白肽A和凝血酶原活性片段,具有持续凝血活性的人群中,癌症相关死亡发生率较高,其中消化道肿瘤的肿瘤相关死亡率高(相对危险度3.26)。有趣的是,在该项研究中,开始出现高凝状态和发现恶性肿瘤的中位时间间隔约为5年。
出国看病费用详询携康国际,以往这些试验提示,凝血活化和肿瘤细胞休眠有相关性。我们假设,凝血的持续激活能够使休眠的肿瘤细胞、转化为更具侵袭性的生物表型。目前,这种持续性凝血活性的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年龄和基因等有关。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的文章: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