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康

健康咨询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科学家获得肺癌分子特征的全面蓝图

阅读量:1万+

在最近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对103名肺癌(LUAD,lung adenocarcinoma)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蛋白质组分析。肺癌是全世界所有癌症的主要死亡原因。
  据日本看病中介携康国际医疗了解,研究人员揭示了肺癌的分子特征以及这些分子特征与临床预后、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药物靶点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尽管科学家在肺腺癌基因组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大量患者缺乏靶向治疗。由于蛋白质是生物学活性的直接执行者,对肺癌的全面蛋白质研究可能填补基因组异常与致癌蛋白功能之间的空白。
  为了充分了解肺癌的分子特征蓝图,并为发展更准确的肺癌诊断技术和治疗提供机会,研究人员对103个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非癌旁组织进行了完整的蛋白质组和磷酸化蛋白组分析,共鉴定了11119个蛋白质和22564个磷酸化位点。通过结合这些蛋白质学数据、临床信息和基因组数据,研究人员能够获得肺癌分子特征的全面蓝图。研究人员发现,上皮间质转化(EMT)、炎症和癌变信号通路可能导致1期肺癌患者预后不良。研究人员随后在EGFR或TP 53突变患者中建立了基因组变化与蛋白质特性之间的关系。EGFR和TP 53是中国肺癌的主要驱动因素。
随后,研究人员还发现,两种组织学标志物(TTF-1和天冬氨酸蛋白酶A)和剪接中的特殊蛋白在EGFR突变的患者中处于高表达水平,包括DNA复制和错配修复在内的多种致癌途径在TP53突变的患者中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将所有肺癌患者分为S≤1,S-II和S≥III三种蛋白质组亚型,每种亚型具有不同的分子和临床特征。
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I期患者与细胞环境直接相关,预后较好,S-II期患者与细胞增殖,蛋白质组稳定性直接相关,预后较差。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表明,不同蛋白质组亚型的患者体内存在激活的信号通路和激酶; 当研究人员整合蛋白质组数据和临床数据时,他们确定了27个潜在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和多个肺癌药物靶点,其中称为HSP90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能需要在稍后的独立研究中确认
  据日本看病中介携康国际医疗了解,除了目前的基因组研究外,这项研究还为科学家解释肺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临床实践中,蛋白质组数据库可以作为一个宝贵而有力的资源,以加速基础研究向更精确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转变。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的文章: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