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康

健康咨询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日本看病 研究表明胆结石或增加各种癌症风险

阅读量:1万+

胆结石不仅是一种胆囊或胆管疾病,而且还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包括胃肠道癌等。同时,胆结石还可诱发胆囊慢性炎症,导致继发性肠道感染,最终导致癌症。目前,对胆结石患者胃肠道癌风险的分析研究较少。据日本看病中介携康国际医疗了解,最近在国际学术期刊"国际肝病"上发表的一项名为Screen-detectedgallstonediseaseandriskofliverandpancreaticcancer:TheKailuanCohortStudy","的研究中,来自北京协和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开伦团队的研究,分析了胆石疾病与胃肠道癌之间的关系。凯伦研究是一项基于人口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始于2006年。
  在研究中,79809名男性接受了胆囊超声检查,在2006年没有患上癌症,并且在招募到队列研究的一年内没有发展成胃肠道癌症。研究人员使用基于年龄的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筛查的胆结石疾病和个体胃肠道癌症之间的关联。在研究期间,研究人员共发现1264名胃肠癌患者,其中包括303名肝癌患者和94名胰腺癌患者。研究人员说,筛查发现的胆结石增加了个体患肝癌的风险,风险比为2。28(95%可信区间(CI):1.20-4.3,P≤0.012),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状态有关。此外,研究人员未观察到胆结石与胰腺癌风险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HR 2.19,95%CI 0.95-5.05,P≤0.065),但排除糖尿病后HR变得非常显著(HR 2。
  研究人员指出,筛查发现的胆结石疾病可能有助于有效预测患者罹患肝癌和胰腺癌的风险,同时也是肝癌和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胆结石阻塞胆汁流经胆囊导管,导致胆汁酸沉积。一是胆汁酸能缓慢诱导肝细胞的代谢转化,如耐凋亡肝细胞的选择性生长;二是长期暴露在过量的胆汁酸中,会使肝脏的氧化压力升高,导致DNA和线粒体损伤,以及肝细胞的细胞膜破坏,最终导致肝癌基础医学研究表明,胆汁酸紊乱可能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肝癌的发生。肝内胆汁酸浓度的升高是导致脂肪酸X受体(FXR)抗炎作用丧失的原因,也是胆汁酸促进肝癌发生的另一机制。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的文章: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