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康

健康咨询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海外医疗 病理特征可指导乳腺癌治疗

阅读量:1万+

海外医疗发现,乳腺癌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绝经后女性约占乳腺癌患者的75%。25岁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为1.1,而80岁以上的女性乳腺癌的终身摧患风险为1.8。大部分乳腺良性疾病,如纤维囊性疾病,并不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已经有报道非典型过度增生、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和原位小叶癌能够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非典型过度增生是一种增生性疾病,能够使无肿瘤家族史的患者,患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增加8%,使有家族史女性的患病风险增加20%。许多研究表明,体力活动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与从事体力活动时的年龄无关,暴露于射线能够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胸部放疗如霍奇金淋巴瘤的斗篷式放疗,能够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近,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发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接下来的几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高。射线暴露所致乳腺癌的潜伏期很长,常为射线暴露后的10年或更久。海外医疗服务机构携康国际介绍到,既往研究表明,摄入含酒精饮料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呈线性正相关,自然史上乳腺癌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疾病,临床分期和病理特征一直用于指导乳腺癌的治疗。尽管经典的组织病理学依然处于重要地位,但乳腺癌的分子特征已经迅速成为了解临床预后和预测化疗疗效的重要工具。
以细胞形态学为基础,乳腺癌被宽泛地分为导管细胞起源(导管腺癌)或小叶起源(小叶癌)。乳腺恶性肿瘤进一步分为能够转移的侵袭性癌(浸润性癌),和局限在基底膜下的非侵袭性(导管原位癌DCIS),又称为导管内癌。
导管腺癌(70%~80%)是乳腺癌中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其临床预后变化很大,从惰性型到快速进展型,通过分子水平特征和分子标志物如ER、PR和HER2的表达来评估预后。小叶癌(10%~15%)浸润性小叶癌具有侵袭能力,分期调整的预后类似于浸润性导管癌。由于独特的单细胞放射状的组织侵袭方式,常使初诊或乳腺钼靶检查表现为阴性而导致诊断困难。相较于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更倾向于双侧发生,且容易转移至胸膜心包的表面。
海外医疗服务机构携康国际介绍到,和浸润性小叶癌不同的是,小叶原位癌是良性肿瘤。但无论是导管还是小叶原位癌均可增高发展成浸润性癌的风险。然而,小叶原位癌没有临床意义。预后较好的特殊亚型(<10%)包括乳头状癌、管状癌、黏液癌、髓样癌。
炎性乳腺癌(大约1%)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亚型,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皮肤淋巴管受侵明确诊断。临床上,常表现为乳腺皮肤红斑(类似乳腺癌)和皮肤水肿(橘皮样病变),乳腺佩吉特病以单侧乳头湿疹样改变为特征,常伴随导管原位癌。叶状囊肉瘤很罕见(<1%),约90%的叶状肿瘤是良性的,约10°为恶性的,此类肿瘤转移很少见,扩大手术切除可有效控制海外医疗患者的局部复发。
本文为海外就医科普文章,内容仅供阅读参考,不作为任何疾病治疗的指导意见。
猜你喜欢的文章:
[]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选择携康国际一
[]  携康国际:日本医疗服务的专业引
[]  日本高端医疗直通车:精准、高效
[]  日本政府认证!携康国际打造一站
[]  癌症患者日本一定要知道的几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