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24小时服务热线:400-811-5152400-811-5152

  • 在线沟通: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日本就医 纳米技术治疗癌症离我们越来越近

发布时间:2020-03-29 18:41 作者: 来源: 点击: 字号:

 一、纳米技术+mRNA技术,是解决前列腺癌治疗问题的两把剑的结合
尽管世界上有许多研究小组正在开发针对肿瘤细胞中高活性蛋白或信号通路的抗癌治疗,一组来自Brigham women's的研究人员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和斯隆·凯特林纪念癌症中心正在开发一种新疗法,使他们能够以新的方式治疗癌症。
肿瘤抑制因子如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和p53的缺失有助于癌细胞的无限生长,但靶向缺失基因的难度远大于靶向癌细胞中高表达基因。日本就医机构携康国际医疗了解到,这个研究小组利用纳米技术和mRNA的独特性质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成功地通过靶向PTEN抑制了临床前前列腺癌模型的生长。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自然生物工程》杂志上。
PTEN在10号染色体上缺失是一个著名的抑癌基因。大约一半的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和其他人类癌症患者会失去或突变PTEN。因此,恢复PTEN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是一种有前途但具有挑战性的方法。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将纳米技术与mRNA结合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发现,将PTEN mRNA掺入PEG修饰的聚合物脂质杂化纳米粒可以成功地恢复PTEN缺乏小鼠的PTEN功能。纳米颗粒在血清中稳定,毒性低,能有效地将PTEN mRNA转染前列腺癌细胞。
  二、纳米颗粒进入肿瘤的新机制
  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决定哪些纳米颗粒进入实体肿瘤的是主动过程,而不是被动过程。这一发现颠覆了以往在癌症纳米医学领域的观点,为更有效的纳米治疗指明了方向。据日本就医机构携康国际医疗了解,相关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自然材料》杂志上。癌症纳米医学的主流理论是,纳米颗粒主要通过内皮细胞之间的微小缝隙被动地扩散到肿瘤中内皮细胞排列在血管内壁以支持肿瘤的生长。
  研究人员先前的研究表明,只有不到1%的纳米药物能够达到肿瘤靶点。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超过95%的能穿透肿瘤的纳米颗粒能穿透内皮细胞,而不是这些细胞之间的缝隙。研究人员说,我们的工作挑战了长期以来的信念,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我们看到许多纳米颗粒从血管进入内皮细胞,并在各种条件下进入肿瘤。内皮细胞似乎是纳米颗粒运输的关键看门人。
 三、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的受体靶向纳米颗粒
  因为许多纳米载体和靶向分子将与细胞、细胞外和血管内成分非特异性结合,开发有效的肿瘤细胞靶向纳米药物制剂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日本就医机构携康国际医疗了解到,最近,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治疗性纳米颗粒治疗平台,可以平衡细胞表面受体的特异性结合亲和力,同时保持与血液和肿瘤组织成分(称为“飞镖”纳米颗粒)的最小相互作用,从而改善血液循环时间、生物分布和肿瘤细胞特异性摄取。
  在原发性三阴性乳腺癌和乳腺癌脑转移小鼠模型中,紫杉醇(PTX)dart纳米颗粒可定向到细胞表面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14(Fn14)上,优于相应的无靶向性PTX纳米颗粒和FDA批准的PTX纳米颗粒Abraxane。

相关文章Related Articles

  • 海外治疗 当肿瘤的切割范围

    2021-07-04

    海外领域曾对宫腔镜切除术,有过重要的临床表述,对于部分息肉蒂明显者,通常可用Nd:YAG(Reslova)激光法进行去除。海外治疗服务机构携康国际了解到...

  • 出国就医 溃疡性的结肠炎会

    2021-07-04

    在无菌动物的特异试验中,海外专家们并未观察到肿瘤的发生,此观点,也支持了肠道共生菌群,在结肠癌发生中发挥了一定作用的现象。出国就医服务机...

  • 出国看病 在腺瘤初始阶段如

    2021-07-04

    临床应用上,仅有很少的研究,报道了姜黄素的免疫调节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出国看病服务机构携康国际了解到,已有的报道显示,姜黄素...

  • 结直肠癌:用什么指标来预

    2021-07-01

    在美国第6届胃肠肿瘤年会上,美国结肠癌专家Axel Grothey博士表示,循环中的肿瘤DNA(ctDNA)正在努力改变结直肠癌(CRC)的治疗;手术后持续存在的ctDNA是...